發明、實用新型專利侵權判定的一般程序
發布于:02-11
專利侵權判定的前提和基礎是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權利要求中的全部技術特征就是對保護范圍的限定基準,在確定專利的全部技術特征后,需要確定被控侵權產品或方法的技術內容,然后,將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全部技術特征與被控侵權物的全部技術特征逐一進行比較,判斷被控侵權物是否與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必要技術特征一一對應并且相同。
如果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特征包含了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則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如果被控侵權物沒有全部包含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必要技術特征,則一般判斷為不侵權。
如果被控侵權物中的某個技術特征或某些技術特征與專利的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特征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則需要分析是否使用等同原則進行判斷。
發明、實用新型專利侵權判定實務中有哪些基本判定原則?
一般來說,發明、實用新型專利侵權判定的過程中,主要需要使用全面覆蓋原則、等同原則和禁止反悔原則。全面覆蓋,是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將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必要技術特征全部再現,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一一對應并且相同。
等同原則,是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中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技術特征經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保護的技術特征相比,從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經過分析可以認定兩者是相等同的技術特征。這種情況下,應當認定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這些判定原則是專利行政管理機關以及任命法院在多年的專利侵權判定實務中總結和提煉的,是目前發明、實用新型專利侵權判定中最基礎和最常用的原則。
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閱讀 371
0